大家都知道我平时写文都是很干,干到咽不下去的那种。
但其实,我是个吐槽体质的人,所以到了年底,这篇文章我不想写知识点了,我想跟大家吐吐槽——吐吐咱们营销人这几年都经历了些什么,往后日子,该怎么过?
这个世界上,有一群人,叫营销人。一直以来,他们对企业而言,就像魔法师一般的存在。
企业和他们自己都觉得,只要营销人喝喝咖啡,就能想出一个大创意(Big Idea),做出一个漂亮的广告,企业就能突然销量大增。
这样浪漫又挣钱的存在一直持续了很多年。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一切都变了。
互联网时代,营销人首当其冲地经历了魔幻的职场生涯——2015-2017年,互联网泡沫期,他们总被要求着要刷屏。
于是营销人像搞军备竞赛一样,曝光量、互动量数据拿出来都是以十亿为计数单位的比赛。你拍一条TVC(电视广告)我就要做个H5(微信HTML5形式的广告)。
转眼间,说变就变,2018-2019年,互联网大潮褪去,才发现大家都在裸泳。
今年,营销人迎来了职场的至暗时期,泡沫爆破,营销人有了新的KPI:其它都无所谓,只要卖得动货。
于是转眼间,当年的浪漫诗人,变成了强X大脑的流氓——电商直播、电梯广告、洗脑广告,通通都给我上。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,广告有效才完美。
当年千万预算做H5,如今的广告做出来像二百五。今年许多营销人开始迷茫,自我怀疑——我当年的魔法师荣耀难道不复存在了吗?
转眼他们转行做了微商……反正都是卖货,不如为我自己卖。
无独有偶,据说产品经理群今年也都变成了分销群(我是一行题外的弹幕)
2019年,营销人,从那愚昧山峰的互联网泡沫期,优先于同行,跌到了那绝望之谷。
▲ 来自邓宁-克鲁格心理效应
根据这条曲线,你会在无知的时候达到愚昧的高峰,觉得自己无所不能。然后一下跌入绝望之谷,崩溃绝望,逐渐爬回开悟之坡,回归大彻大悟。
(营销人说:我们在山谷等你哦~~~)
谷底传来清脆的呐喊声,但你不知道,后面还有开悟之坡。
一、愚昧山峰:全都是泡沫
说起2019年的事情,咱先得重温一下2015-2017的快乐时光。
说起那会的互联网的增量时期,那可真是一个黄金岁月……那时经济形势也好,大家手里都有钱(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钱)。广大用户像未被开垦的肥沃土壤,被种上各类新开发出来的APP幼苗,投资人追着风口往里砸钱。
投资人(中间):“你看这都是我洒下的种子” 营销人(左一):“你看这都是我施下的肥” 增长官(右一):“我在旁边记录每一次洒水量” 横批:一起收割!
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独角兽诞生,企业拿到融资后,立即挥手把钱交给营销人——快,去给我买量,我们冲啊!!
一时间大家都觉得投一笔钱来收割流量,做增长和拉新。各种类型的广告都拔地而起,分众广告、影院广告、朋友圈广告、H5广告、公众号广告,充斥眼球。
营销人、广告人忙得不亦乐乎。案例啪啦啪啦地出,跳槽工资啪啪涨。
每天都有刷屏案例,昨天Michael王上飞机迟到了,今天姜茶茶喝了洗衣水。前天百雀羚一个长图刷了屏,后天ofo开了一个演唱会。至少这些都刷屏了,还有无数连影子都没看到。
有许多营销人在这个时期其实拼命想做好自己的案例和创意,但是却被一群泡沫党给“劣币驱逐良币”了。
做出来啥效果?咱不在乎。投放是多少ROI?我们不看这种短期效应。
那会,广告公司每天忙着就是要去比稿,飞机稿漫天飞舞。今儿一个装置艺术,明天一个快闪店。
百雀羚当年刷屏长图,当时圈内讨论半天,圈外人一问原来都不知道
ofo在高峰时期还办了一场大型演唱会,666,撒币界的王者
后来比得太多了,还经常被骗了稿子给甲方自己用,没付钱,于是广告公司组成联盟发出抗议——骗稿前,先交10万比稿费!然而后来也知不知道有没有然后了,后来我只知道广告公司被唱衰得不行。
泡沫时期还有一些乱象,就是甲方乙方流量方合力一起做场戏。
某些营销人,已经搞定一套让资本和品牌都满意的打法:
首先,和创意公司一起想一个牛逼的创意,汇报给老板看,要到创意制作预算几千万。
其次,买下市面上大量博主,和分众广告,要买就买那些老板和投资人住的楼,老板和投资人看的号,再拿出几千万甚至上个亿。
如果想要更直接一点,还可以买下老板和投资人的朋友的朋友圈,制造出全网正在刷屏的假象。这样就能有好看的数据,没有好看的数据,可以「创造」好看数据,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。
老板满意了,营销人也很嗨。营销人也有自己的职业操守,想出满足消费者的创意仍是心之所愿。结果巧了,老板也是这么想的。走,给你预算我们玩一把创意,好好做品牌。
你以为投资人不知道?其实投资人也知道,电话号码列表 投资人再联合企业和营销人给下一轮的投资人看。就这样,在资本大热,全民冲量的那几年,不仅大厂撒币,小创业公司也撒币,让泡沫时代达到最高潮。
营销人这个行业基本也达到了愚昧之峰,经常有时候跳槽还能挑挑拣拣,那家公司预算不够,这家公司融资金额不够,我再看看。
泡沫时代,一刹的花火,所有承诺,全部都太脆弱,一触就破,而破灭比想象中来的更快。
用户在这几年已经看透了一切,拔X无情……
二、绝望之谷:一起裸泳
时间来到2019,经济大环境不好,地主家也没了余粮。
甲方预算紧缩,投资人更多在观望。没这么多钱搞花式营销了,突然间,市面上的花团锦簇都消失了。
大潮褪去,才发现大家都在裸泳,营销行业全面从泡沫时代转向裸泳时代(注意,不是罗永浩时代)。
许多商业上的伪需求都慢慢现了原形。企业意识到烧钱的源头断了,大家都开始拉紧裤腰带,砍掉营销预算,突然之间扭头说”活下去更重要!”(再做营销就要被别人发现我们真的是伪需求了!)
营销也不是遮羞布,一张海报就能替代的需求,被纷纷砍掉。
当年骄傲神气的品牌部门、市场部门,通常就是第一个替罪羔羊第一个被砍——“公司做不好,就是因为你们没有成本意识!”
得,那就去做微商吧。
企业变得更加重视效果,花每一分钱都想看到效果,品效合一一词立即火遍江山。
别说是创业公司,就连奢侈品行业,这两年也开始想尽办法变现,纷纷学习香奈儿,开始推出奶牛现金业务卖口红。Gucci卖口红、爱马仕也要卖口红、Valentino也要卖口红。